主题 |
篇名 |
责任者 |
刊名 |
刊期 |
页码 |
学术与研究 |
国学艺术札记(十二) |
徐建融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5 |
“元四家”的野逸画风 |
舒士俊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55 |
国画之古风插画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|
胡安娜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59 |
从吴冠中画作探索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之道 |
徐千善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1 |
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儒家“忠孝观” |
宋依农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3 |
浅析中国画艺术在现代文化产品设计的影响与展望 |
李明;金月仙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4 |
南方地区宋代墓室壁画研究 |
刘智英;曹铁娃;曹铁铮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6 |
山水画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|
金慧颖;金英福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7 |
中国画作品中线的情感表达 |
刘莉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68 |
以石涛为例谈画家的画史形象构成 |
刘欣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70 |
诗意山水中的空间意识与意境 |
安驿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71 |
开图论千里:五代宋初北方山水画的形式特征及其影响 |
张宗建;邢习娇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73 |
中国画的诗性审美 |
孙海峰 |
国画家 |
2018.06 |
74 |
欧阳中石先生四句话所承载的书法教育理念 |
周文彰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29 |
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文化观 |
董琨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38 |
徐三庚的生平交游及其书法艺术 |
张小庄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54 |
近代中国书法发展的缩影——以徐三庚书秋山纯肄业文凭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|
宋立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70 |
徐三庚篆书的取法 |
赖起凤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76 |
徐三庚书法取法和审美笔谈 |
吴彦颐
姚夏雨 吴增辉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86 |
碑与帖的形式美感 |
白砥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86 |
文本之“坑”与规避之“方”——书法创作中的常见文本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|
叶培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12 |
刍议当代书法中人文支撑的缺乏 |
刘恒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25 |
书法批评家的“知识分子”属性 |
王强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30 |
书法形式的文化根源及特性 |
甘中流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36 |
书法创作的边界问题 |
朱培尔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44 |
当代书法发展基本问题探析 |
顾亚龙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50 |
国学修养与书法——兼论当代书坛青年书家创作的现状 |
刘照剑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58 |
关于“现状与理想”——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几点思考 |
汲古斋主人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62 |
制度史视野下先唐史官书手职事的动态考察 |
周侃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92 |
由吐鲁番出土墓志试议写与刻等问题 |
石澍生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94 |
清代对颜真卿楷书价值的探讨 |
姜洪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198 |
金石学的分途发展与碑帖学的学术使命 |
宗成振 |
中国书法 |
2018.12 |
200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