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|
篇名 |
责任者 |
刊名 |
刊期 |
页码 |
开卷 |
“经典训练的价值……在文化” |
徐雁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1 |
|
让整体阅读吹绿语文教学之野 |
胡传虎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1 |
|
让国学经典研究成为特色课程品牌 |
李伟杰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1 |
理论研究 |
语文学科核心素养:语文课程目标的统整与重构 |
吴欣歆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26 |
|
“焦点阅读”初探 |
倪文锦 |
|
201812 |
37 |
|
教学样本与教学用件 |
王开东 |
|
201812 |
41 |
|
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|
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4 |
|
从“我有”做起,成就“高品质”的语文教师 |
严华银 |
|
201812 |
4 |
|
借鉴古代教学经验 凸显古诗文教学特点 |
王鹏伟 |
|
201812 |
8 |
|
沿波讨源,探寻诗歌教学的合理路径 |
张媛 |
|
201812 |
12 |
|
回归传统文化 实现言意创生 |
杨彬 |
|
201812 |
14 |
|
传统文化的盛宴 |
谢守成 |
|
201812 |
16 |
|
课堂提问莫小视 一门技艺见“真章” |
刘金练 |
|
201812 |
18 |
|
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提升——以《猫》教学为例 |
王旭彤 |
|
201812 |
20 |
|
基于学生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|
许令周 |
|
201812 |
24 |
|
立足“节选文” 放眼“整本书” |
曹洪彪 |
|
201812 |
28 |
|
由诗化表达到诗性情怀(下) |
黄厚江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4 |
|
教师应成为助学者(下) |
李仁甫 |
|
201812 |
8 |
|
生长性:高中语文品质课堂的价值追求 |
刘宏业 |
|
201812 |
11 |
|
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探索 |
陆岩松 |
|
201812 |
15 |
|
勇于担当 砥砺前行——“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研习”任务群教学刍议 |
高建华 |
|
201812 |
22 |
|
高中散文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|
黄卫荣 |
|
201812 |
27 |
|
论语文教育的民族化、科学化、现代化 |
徐林祥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4 |
|
本色与变形——漫话文学语言之十一 |
王尚文 |
|
201812 |
9 |
|
践行新课标: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|
|
|
201812 |
18 |
|
语文教育:走在媒介融合的时代——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”任务群的教学理解与活动策略 |
张悦 |
|
201812 |
18 |
|
跨媒介阅读与交流——以“动漫影视”的综合实践课型为例 |
边宝玲 |
|
201812 |
21 |
|
跨媒介阅读与交流——以综合性媒介广告赏析课型为例 |
蒋文杰 |
|
201812 |
24 |
|
任务式驱动,“三度”中研读——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|
姚冬芬 |
|
201812 |
27 |
|
“语文学习任务群”的设计意义 |
李仁甫 |
|
201812 |
31 |
|
建构主义:点拨教学法的当代学理观照 |
范金豹 |
|
201812 |
34 |
|
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语文 |
余党绪等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12 |
4 |
|
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 |
凌宗伟 |
|
201812 |
11 |
|
对当前语文教材及选修教学的质疑与建议 |
寇永升,高海华 |
|
201812 |
18 |
|
唱响“流程——板块——组块”语文教学三部曲 |
傅登顺 |
|
201812 |
46 |
|
“小组课堂”评价策略研究 |
牛力军,司亚红 |
|
201812 |
51 |
|
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 |
齐泽宏 |
|
201812 |
55 |
|
咀霞则齿颊亦芳 |
郭斌 |
|
201812 |
59 |
|
在语文课堂教学失衡状态中复合再生 |
钟昌馨 |
|
201812 |
63 |
|
从执教名篇中提升语文教师核心素养 |
寇章云 |
|
201812 |
73 |
|
关于“片段”教学的思考 |
郑仁水 |
|
201812 |
75 |
|
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适切的生命教育 |
张晓莉 |
|
201812 |
94 |
|
谈生命教育思想的学科渗透 |
张艾功 |
|
201812 |
97 |
|
浅析中外对识别重点信息策略的理解与教学 |
王仙梅 |
|
201812 |
129 |
|
“一日无书,百事荒芜”的出处和含义 |
杨磊 |
|
201812 |
138 |
|
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|
孟庆远 |
|
201812 |
155 |
|
从《台阶》谈文本教学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|
陈仕新 |
|
201812 |
157 |
课堂教学 |
《史记》专题教学促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|
李良益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34 |
|
小说教学:确定文本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|
张玉新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31 |
|
《植树的牧羊人》教学实录 |
王彩霞 |
|
201812 |
31 |
|
一首如画的现代抒情哲理诗——读郑敏《金黄的稻束》 |
蒋霞 |
|
201812 |
48 |
|
《归去来兮辞》“双美”探析 |
李江杰,王婷婷 |
|
201812 |
52 |
|
美: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比——谈《植树的牧羊人》对比艺术的哲学思维方向 |
安杨华 |
|
201812 |
55 |
|
《人生》透解 |
何元俭 |
|
201812 |
59 |
|
《劝学(节选)》教学设计 |
张志兰 |
|
201812 |
62 |
|
要尽量发掘文本的阅读教学价值 |
王俊鸣 |
|
201812 |
64 |
|
《紫藤萝瀑布》复习教学探索与实践 |
刘钦明,孟宪军 |
|
201812 |
66 |
|
冲突,让故事更精彩——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|
孟京燕 |
|
201812 |
70 |
|
“以学为中心”的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|
袁海员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29 |
|
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四重策略——我这样教学《骆驼祥子》 |
杨显慧 |
|
201812 |
31 |
|
在独处中邂逅自己的灵魂——基于情感表现方式的群文阅读尝试 |
陈爱娟 |
|
201812 |
33 |
|
“明朗”:是生活的欢歌,还是诗意的反抗——对《江南的冬景》主旨的新思考 |
李彬 |
|
201812 |
36 |
|
在抚筝轻吟中找寻文化自信——听昌盛老师讲《侍坐》有感 |
贾培 |
|
201812 |
41 |
|
激活学生乐学语文的内驱力——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浅析 |
刘胜武 |
|
201812 |
43 |
|
《一滴眼泪换一滴水》“质疑探讨”教学 |
陈淮高 |
|
201812 |
44 |
|
质疑探讨 批判阅读 |
李相银,朱顶才 |
|
201812 |
47 |
|
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|
陈树萍,张苏州 |
|
201812 |
49 |
|
谁是英雄?——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·主公·刘璋 |
余党绪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42 |
|
《红楼梦》的思辨读写教学实践初探 |
蒋雁鸣 |
|
201812 |
47 |
|
散文解读:言语实践还原作者立场——以《想北平》为例 |
诸定国 |
|
201812 |
50 |
|
重复处·冗杂处·矛盾处·空白处——文本解读质疑策略例说 |
安杨华 |
|
201812 |
53 |
|
《孔乙己》与《祝福》的“同工之秒” |
周乘波 |
|
201812 |
56 |
|
《孔乙己》与孔孟、科举有关吗? |
刘红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12 |
25 |
|
对《论语》“侍坐”章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|
王枭飞 |
|
201812 |
28 |
|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中的“解腕尖刀” |
程然 |
|
201812 |
31 |
|
比“愧怍”更重要的是“害怕” |
黄邵震 |
|
201812 |
34 |
|
人们为什么都找不到桃花源 |
夏峥嵘 |
|
201812 |
38 |
|
《你的名字》教学手记 |
隆芳 |
|
201812 |
86 |
阅读写作 |
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——以高中语文为例 |
徐飞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3 |
|
“具体情境”和“典型任务”可做评价标尺 |
葛福安 |
|
201812 |
8 |
|
真实“写作任务”设计:教学重心、质量标准和功能发挥 |
魏小娜 |
|
201812 |
12 |
|
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强化分析 |
焦文林 |
|
201812 |
17 |
|
任务情境作文思路拓展:如何找到合宜的顺序 |
胡根林 |
|
201812 |
20 |
|
追问意义,探索路径——“文学阅读与写作”任务群解读 |
谢澹 |
|
201812 |
31 |
|
滚雪球:因应陌生化场景的阅读方式——以跨界阅读迎接新高考挑战 |
苏祖祥 |
|
201812 |
52 |
|
澄清意义:议论文思辨写作的应为与可为 |
纪顺 |
|
201812 |
52 |
|
基于任务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三部曲 |
张燕华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38 |
|
运用作文量表,促进任务写作学习 |
唐中云 |
|
201812 |
38 |
|
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分析事理?——以《死于细节》一文为例 |
杜新建 |
|
201812 |
44 |
|
指向深度阅读的语言潜隐信息之寻绎 |
石修银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18 |
|
以抛锚式教学法应对阅读认知 |
刘志军 |
|
201812 |
24 |
|
“局部式对比”批判阅读教学探微 |
高华 |
|
201812 |
39 |
|
用“非正文”阅读打开整本书阅读的大门——《苏东坡传》读前引导 |
王晶 |
|
201812 |
62 |
|
趣读名著 领悟匠心——我的“趣教趣读”整本书实验反思 |
腾之先 |
|
201812 |
65 |
|
悦读 细读 啃读——高中生评点式阅读的三个维度 |
李美丽 |
|
201812 |
68 |
|
思辨性审题中的“主体”策略 |
张书军 |
|
201812 |
71 |
|
优化与重构——审视高中写作教学十年改革之路 |
胡云信 |
|
201812 |
75 |
|
自觉地探索,困境中突破——2016年至2018年高中整本书阅读研究综述 |
徐志伟,陈湾妮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37 |
|
痛点作文教学的摸索与实践 |
李新 |
|
201812 |
61 |
|
《突破语言表达——遣词技术》教学实录及反思 |
刘卫平 |
|
201812 |
64 |
|
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|
贺玉容,张小燕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12 |
41 |
|
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|
胡严媛,丰建霞 |
|
201812 |
67 |
|
反常:小说教学之门 |
高培圣 |
|
201812 |
70 |
|
阅读教学提问需要把握四个“度” |
王小明 |
|
201812 |
79 |
|
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|
钱晓棠 |
|
201812 |
82 |
|
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化探微 |
常凯 |
|
201812 |
101 |
|
初中写作教学中的“自我定位”训练初探 |
林奔月 |
|
201812 |
106 |
|
“任性”习作应限速 “梯次”训练当畅行 |
刘莉 |
|
201812 |
110 |
试题研究 |
现代文阅读 |
|
|
201812 |
|
|
练习1 论述类文本阅读(1) |
宋慧琼 |
语文月刊 |
201812 |
1 |
|
练习2 论述类文本阅读(2) |
刘志远 |
|
201812 |
3 |
|
练习3 论述类文本阅读(3) |
李世袭 |
|
201812 |
5 |
|
练习4 论述类文本阅读(4) |
孙胜韬 |
|
201812 |
7 |
|
练习5 文学类文本阅读(1) |
曹成 |
|
201812 |
9 |
|
练习6 文学类文本阅读(2) |
朱光栋 |
|
201812 |
11 |
|
练习7 文学类文本阅读(3) |
李家良 |
|
201812 |
13 |
|
练习8 文学类文本阅读(4) |
黄翠 |
|
201812 |
15 |
|
练习9 实用类文本阅读(1) |
肖刚 |
|
201812 |
17 |
|
练习10 实用类文本阅读(2) |
康亚林 |
|
201812 |
19 |
|
练习11 实用类文本阅读(3) |
袁其顺 |
|
201812 |
21 |
|
练习12 实用类文本阅读(4) |
罗丹 |
|
201812 |
23 |
|
练习13 文言文阅读(1) |
邱海林 |
|
201812 |
25 |
|
练习14 文言文阅读(2) |
程秀全 |
|
201812 |
27 |
|
练习15 文言文阅读(3) |
陈士同 |
|
201812 |
29 |
|
练习16 古代文化常识(1) |
闫会才 |
|
201812 |
31 |
|
练习17 古代文化常识(2) |
闫会才 |
|
201812 |
33 |
|
练习18 古诗词阅读(1) |
邵少思 |
|
201812 |
35 |
|
练习19 古诗词阅读(2) |
杨朝中 |
|
201812 |
37 |
|
练习20 名句名篇默写(1) |
罗佰方 |
|
201812 |
39 |
|
练习21 名句名篇默写(2) |
罗佰方 |
|
201812 |
41 |
|
练习22 语言组合题(1) |
肖劲松 |
|
201812 |
43 |
|
练习23 语言组合题(2) |
马琳 |
|
201812 |
45 |
|
练习24 语言组合题(3) |
邹孟平 |
|
201812 |
47 |
|
练习25 语言组合题(4) |
田程 |
|
201812 |
49 |
|
练习26 得体 |
陈春明 |
|
201812 |
51 |
|
练习27 图文转换 |
肖良 |
|
201812 |
53 |
|
练习28 逻辑推断 |
袁创珺 |
|
201812 |
55 |
|
练习29 审题训练 |
张持 |
|
201812 |
57 |
|
练习30 作文训练 |
施仁港 |
|
201812 |
59 |
|
练习31 模拟试题(1) |
盖英俊、 |
|
201812 |
61 |
|
练习32 模拟试题(2) |
张志先 |
|
201812 |
67 |
|
练习33 模拟试题(3) |
刘文岩 |
|
201812 |
73 |
|
附:参考答案及解题简析 |
|
|
201812 |
79 |
|
何谓思辨?如何思辨?——以2018年高考上海卷作文为例 |
冯渊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55 |
|
2018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文体解析 |
郭吉成 |
|
201812 |
59 |
|
“诗可以群”——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古诗阅读备考策略 |
蔡明明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68 |
|
寻觅高三复习读写津梁——“运用试题素材打通论述类读写训练”的实施策略初探 |
张小英 |
|
201812 |
71 |
|
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类型与训练路径 |
刘飞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12 |
114 |
|
解构与重组 |
梁杰,毛永健 |
|
201812 |
122 |
|
载不动
许多愁许多“愁” |
孙自见 |
|
201812 |
126 |
资料参考 |
“文选烂,秀才半”:《文选》 |
赵志伟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78 |
|
一方书斋“居”有情——从“居”字看《项脊轩志》的意脉相连 |
余昆仑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58 |
|
细节传递的多样意蕴——回读《祝福》笔记 |
汤浩然 |
|
201812 |
60 |
|
你敢直面“祥林嫂之问”吗? |
张小兵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59 |
|
赠君一法决狐疑,不用龟蓍觅真知 |
袁海峰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12 |
141 |
|
迷住学生:艺术化言语语感培养之道 |
许艳 |
|
201812 |
143 |
|
多元诵读研“有”“无” |
黎燕妮 |
|
201812 |
146 |
|
还原:向诗经更深处漫溯 |
李正浪 |
|
201812 |
151 |
|
“阴暗灵魂的哭喊” |
罗晨瑗 |
|
201812 |
159 |
教研有得 |
知名高中:教师培训的新基地——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担江苏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|
王高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45 |
|
宝剑锋从磨砺出 |
王小铭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74 |
|
梅花香自苦寒来 |
张瑾琳 |
|
201812 |
76 |
|
“创意写作”的内涵与基础——“江苏省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基地”建设思考 |
刘贵峰,张一山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12 |
51 |
|
“趣教趣写”的两种境界——张一山“夏季观荷”读后感 |
周正梅,薛城 |
|
201812 |
54 |
|
给写作一个有效的支架——“真我写作”研讨活动有感 |
张朝霞,陆锋磊 |
|
201812 |
56 |
|
一切文字皆著我之色彩 |
边玉春 |
|
201812 |
78 |
资讯 |
索引 |
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12 |
64 |
|
深造以道 方能自得——第六届“中语杯”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纪要 |
懿文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12 |
81 |
|
本刊2018年1-12期总目录 |
|
|
201812 |
82 |
|
《语文教学通讯》A刊2018年总目录 |
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75 |
视窗 |
美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|
王爱娣,裴海安 |
语文教学通讯 |
201812 |
12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