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|
篇名 |
责任者 |
刊名 |
刊期 |
页码 |
开卷 |
阅读引导且从从容 |
刘学飞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1 |
|
评改作文要实实在在 |
汪大昌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卷首语 |
理论研究 |
教出现代汉语之魂——论现代作品教学的目的、立意与内容 |
陈军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3 |
|
高中名著教育的实然困境及其应然价值的实现 |
郑晓齐,马小燕 |
|
201808 |
7 |
|
基于“批判”的文言文学习 |
陈兴才 |
|
201808 |
11 |
|
一体两面:管仲的人品思辨——批判性思维在《管仲列传》教学中的运用 |
周伟,周健 |
|
201808 |
14 |
|
在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——以《用匠心寻匠人》为例 |
张燕 |
|
201808 |
17 |
|
心统性情——文本类别与观照汉字 |
罗秉相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4 |
|
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(上)——谈谈小说教学 |
黄厚江 |
|
201808 |
7 |
|
诗歌:和谐生命精神的最高结晶——文本奖赏举要之诗歌篇 |
郭昭第 |
|
201808 |
10 |
|
论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有效运用 |
陈淮高,李相银 |
|
201808 |
13 |
|
跨媒介,跨入精彩世界——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”任务群活动实践 |
耿文超 |
|
201808 |
16 |
|
在教学“意外”处发展学生思维 |
王焕娣 |
|
201808 |
20 |
|
“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”学习任务群:设计与实施 |
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4 |
|
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|
王云峰等 |
|
201808 |
4 |
|
“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”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原则 |
牛文明 |
|
201808 |
9 |
|
让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——关于“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”任务群的几点思考 |
钱冰山 |
|
201808 |
12 |
|
预防任务群教学“跑偏”的策略性建议 |
黄厚江 |
|
201808 |
16 |
|
文学教育在于启发和培养人的自觉 |
陈思和,胡读书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08 |
4 |
|
文本与知音:语文教师教学专业性的起点 |
徐向阳 |
|
201808 |
9 |
|
聚焦个性特色 向风格流派汇融的苏派语文 |
施秀山 |
|
201808 |
18 |
|
刍议篇章结构观念的确立 |
王曙 |
|
201808 |
23 |
|
把语言之脉 探文本之义 |
黄勇 |
|
201808 |
29 |
|
读经典、明思辨 |
陈永贵 |
|
201808 |
71 |
|
高中语文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|
方奇 |
|
201808 |
132 |
课堂教学 |
帮助、指导学生打开审美的窗户——曹勇军老师《最后的常春藤叶》课研习 |
王荣生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41 |
|
《论语》整本书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|
卢吉增 |
|
201808 |
49 |
|
纵横捭阖,将“思辨”进行到底 |
陈尚余 |
|
201808 |
57 |
|
谈“宁许以负秦曲”——读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之“完璧归赵” |
杨欧婷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22 |
|
《云南冬天的树林》“硬读”之旅 |
徐长征 |
|
201808 |
24 |
|
例谈叙述视角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|
张卓君 |
|
201808 |
27 |
|
视角:生活细节 生活场景——《想北平》“读写结合”的教学思路 |
薛和平 |
|
201808 |
30 |
|
聚焦作者个性情思的散文教学——《荷塘月色》的情感内涵 |
魏霞 |
|
201808 |
32 |
|
《学习辩证分析》课堂实录 |
徐飞 |
|
201808 |
35 |
|
一颦一笑绘就贾府人物谱 只言片语映射红楼世态情——品赏《林黛玉进贾府》细节之美 |
隆芳 |
|
201808 |
52 |
|
还原生活现场才能真正潜入语言 |
卢卫平 |
|
201808 |
55 |
|
教学样本与教学用件 |
王开东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24 |
|
《咬文嚼字》教学实录 |
徐兵强 |
|
201808 |
24 |
|
“哂”“与”之间见圣贤——试析《子路、曾皙、冉由、公西华侍坐》主题 |
胡成方 |
|
201808 |
44 |
|
《清兵卫与葫芦》到底应该教什么——以程继伍老师教学设计为例 |
任为新 |
|
201808 |
48 |
|
细读《我的叔叔于勒》中的“小”与“大” |
陈敬学,黄爱芳 |
|
201808 |
51 |
|
从方志看《湖心亭看雪》中的“雪”与“亭” |
姜胜 |
|
201808 |
54 |
|
儒勒·凡尔纳要告诉我们什么——《海底两万里》教学设计 |
邹欣 |
|
201808 |
57 |
|
读中导读如何提升学生读书质量? |
冯善亮 |
|
201808 |
60 |
|
为学生提供阅读发现的空间 |
宋淑英 |
|
201808 |
61 |
|
《说“木叶”》教学设计 |
费露敏 |
|
201808 |
63 |
|
“依体而教”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|
尤立增 |
|
201808 |
65 |
|
为“读者意识”点赞 |
朱茂林 |
|
201808 |
66 |
|
凸显语文要素 实现优化教学 |
郭勇,吴子芬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08 |
40 |
|
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前后矛盾辨正四则 |
王应龙,朱再枝 |
|
201808 |
53 |
|
他们原本可以不死 |
张小兵 |
|
201808 |
50 |
|
言语形式:《春》教学读解的一种视角 |
朱银平,朱再枝 |
|
201808 |
53 |
|
“上达”以行圣人之道 |
刘宏 |
|
201808 |
57 |
|
《一滴水经过丽江》备课手记 |
张英飞 |
|
201808 |
60 |
|
接受美学范式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|
李光明 |
|
201808 |
75 |
|
聚焦习作“评价能力”培养,提升学生习作品质 |
赖李真 |
|
201808 |
79 |
|
文言文教学中问题“思辨”的界限 |
戴启江 |
|
201808 |
83 |
|
申辩式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|
毕本弓 |
|
201808 |
87 |
|
意象的“还原——变化——融合” |
施雯 |
|
201808 |
91 |
|
山神庙里的顶门石:文本漏洞,绝妙伏笔? |
童志国 |
|
201808 |
95 |
|
略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|
朱志洲 |
|
201808 |
99 |
|
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诗歌教学思考与实践 |
赵云强 |
|
201808 |
102 |
|
构建“思维发展与提升”的文言文阅读课堂 |
王长福 |
|
201808 |
107 |
|
抓准倾诉体散文特性来教学 |
王世焱 |
|
201808 |
111 |
|
文学性散文教学的策略选择问题 |
向琴 |
|
201808 |
119 |
|
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节气文化的传承与解读 |
马云静 |
|
201808 |
122 |
|
“问题探讨”式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施 |
钱晓棠 |
|
201808 |
128 |
阅读写作 |
交际写作语境下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命题者深层对话 |
王雪梅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21 |
|
中华文化经典的固有教法——2017年版课标与中华文化经典教学 |
杨邦俊 |
|
201808 |
34 |
|
阅读教学消除学生与文本情感隔阂的策略 |
从晓 |
|
201808 |
38 |
|
有效推进写作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 |
黄厚江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38 |
|
杂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突围——新杂文“三板斧” |
肖如宏,张书军 |
|
201808 |
40 |
|
搭思维之桥,走向远方——《议论文写作思路探究》教学反思 |
刘祥,李彬 |
|
201808 |
43 |
|
“真我写作”的切身体验——观览随笔写作之反思 |
张一山 |
|
201808 |
47 |
|
“真我写作”的最低起点 |
张洪涛 |
|
201808 |
49 |
|
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例谈 |
许友超 |
|
201808 |
57 |
|
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的策略 |
吴国珍 |
|
201808 |
59 |
|
剖析社会问题 推进深度写作——西方社会类书籍的阅读指导 |
王耀松 |
|
201808 |
63 |
|
“三解”:任务驱动型写作升格指导策略 |
杨万扣 |
|
201808 |
65 |
|
意图显性化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|
郭斌 |
|
201808 |
68 |
|
思维能力提升:批注性阅读的实践方向 |
余一鸣,姚树义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20 |
|
用“目的”驱动“文体” |
陈兴才 |
|
201808 |
30 |
|
从单一走向多元——“解放文体”第一课 |
张小兵 |
|
201808 |
30 |
|
思辨从语段训练开始 |
刘可翔 |
|
201808 |
37 |
|
阅读教学思维的发掘和培养初探 |
范周斌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08 |
14 |
|
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|
熊丽智 |
|
201808 |
33 |
|
部编语文教材“主题式”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新探 |
于丽琴 |
|
201808 |
44 |
|
初中语文“批判性阅读”探微 |
黄敏 |
|
201808 |
71 |
|
整本书阅读:不能只从孩子心头“滑”过 |
赵同生 |
|
201808 |
115 |
|
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|
钱士宽 |
|
201808 |
125 |
试题研究 |
从赋予分值到标定分量表的制作 |
蒋远桥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59 |
|
理清关系深度思考——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深度分析 |
谢宪起,王玉强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70 |
|
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素养测量维度考察与建议(下) |
陈兴才 |
|
201808 |
73 |
|
要正确理解高考作文驱动任务之所在——由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试题说开去 |
费明富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68 |
|
高考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|
黄卫荣,王学东 |
|
201808 |
72 |
|
2018年中考作文题述评及写作教学建议 |
孟宪军,孟立平 |
|
201808 |
77 |
|
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考场作文例证法 |
李欣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08 |
138 |
|
高考作文文体之争应该画上休止符 |
郭斌 |
|
201808 |
146 |
资料参考 |
重视建构历史坐标与历史线路——辛弃疾“词作”的历史学解读 |
施长学 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75 |
|
如何不读错字音 |
陶庆明 |
|
201808 |
78 |
|
三大哲学问题:生、活、死 |
熊芳芳 |
语文教学与研究 |
201808 |
150 |
|
刘兰芝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|
陈建,岳国精 |
|
201808 |
157 |
|
品出雨中的真味 |
刘晖 |
|
201808 |
159 |
教研有得 |
当务之急是“啃”读一本垫底的书 |
张玉新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53 |
|
见“微”知著 问诊作文——温州二中“微作文”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|
程永超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41 |
|
遇见,美好! |
周瑜 |
|
201808 |
81 |
|
阅读:教师成长“拔节”的声音 |
王鹏伟 |
|
201808 |
83 |
资讯 |
索引 |
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64 |
|
全国中学小说课堂教学研讨会通知 |
|
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|
201808 |
封二 |
|
水木嘉秀听优课 建湖烟雨写我心——全国“真我写作”研讨会侧记 |
张苏州 |
|
201808 |
80 |
视窗 |
《美国语文》: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其启示 |
潘涌、易华丽 |
高中语文教与学 |
201808 |
24 |
|
美国母语教材“结构体例”的多层次立体设计——以“文学探险”和“格兰克文学”系列为例 |
叶丽新 |
|
201808 |
30 |
|
大陆、香港、台湾初中语文相同选文练习系统比较——以《卖油翁》为例 |
陶静娟 |
中学语文教学 |
201808 |
85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